碟形弹簧
材料和表面处理
技术中心
垫圈
碟形弹簧的历史

碟形弹簧(图 1)是一个成熟的机械另件,到目前为止有数千种应用。最初的发明者不详,但 130 多年前(准确地说是 1861 年 12 月 26 日),敦刻尔克的 Julien Francois Belleville 因一种包含碟形弹簧原理的弹簧设计获得了法国专利号 52399。当时这项发明的意义尚不清楚。但事实上,即使在今天,法国和一些老英语系国家仍然使用(“贝尔维尔弹簧Belleville spring)”表示碟形弹簧,

在 19 世纪,既没有计算的理论条件,也没有制造所需的材料。直到 1917 年,Fr. Dubois 在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论文《关于弹簧强度的理论》中提出了计算碟形弹簧的理论。然而,这一理论在几十年后才被落实。碟形弹簧的计算(如果有的话)仍然遵循平垫圈理论。

1936 年,两位美国人 Almen 和 László 发表了一种简化的计算方法 [图2],提供了一种快速且实用的碟形弹簧计算方法。

开始的应用仅用于切割和冲压工具的制造部件,但在与弹簧尺寸相同情况下发挥了小空间内具有更高载荷的特别优势。很快,机械工程、发动机和机动车制造领域便出现了新的应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碟形弹簧的普及程度更进一步提高。例如,其多片并联的优异阻尼特性被用于火炮后膛的悬挂系统。之后计算方法和材料技术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为碟形弹簧造为进入更高级的技术领域创造了条件。